颁奖 | 获奖无数的钟院士,颁出以自己命名的“钟南山奖”
1月6日,“致敬战疫的青春”首届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主题分享会在广州举行,首届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出席并做主旨演讲。
王琳、王吉光、王守巨、王祥喜、吕奔、关伟杰、苏士成、吴南、林浩添、韩大力10位来自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和生命科学领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
分享会上,钟南山作主旨演讲,分析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讲述全国民众齐心抗疫背后的故事,鼓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责任,用更大的担当作为助推国家医疗卫生科技事业发展,不断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现场,主办方邀请获奖者及青年代表,围绕“奋斗的青春”和“榜样的力量”主题,回忆战疫故事、分享成长经历、讲述感人瞬间,鼓励更多青年践行初心使命、投身科创事业,争当科技创新尖兵、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同时,第二届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评选工作也正式启动。
会后,钟南山接受媒体采访,回应群众关切的三大问题。
钟南山认为,没有封控的地区,即低风险地区,市民可以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回家过年,不需要完全停摆。
他表示,此次轮疫情拐点应该已经出现,最高的时候是一天172例确诊病例,1月5日是63例,一直在往下降。西安采取了极严格的防控措施,现在看是奏效的。
他说,目前不需要过度去解读它。它的变异位点比奥密克戎多,理论上它对疫苗的免疫逃逸能力以及对一些抗体的抵抗力可能会强一些。
但对于新的变异毒株,还有很多是未知的,现在需要进行比较严密的观察,一个是它的传播力会不会成为主流,另一个是它的致病率是否比较轻。
视频建议WiFi网络下观看
知多D:何谓“钟南山奖”
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简称:钟南山奖)是经团中央书记处批准和钟南山院士授权设立,旨在鼓励广大青年学习钟南山院士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不断开拓进取、投身创新实践,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和生命科学领域创新发展。
该奖每年面向全国青年医学科技工作者和生命科学工作者的40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展开评选,每次评选不超过10人,从而鼓励医学及生命科学领域发现发明、理论创新,促进先进临床、医疗理论技术成果转化。
致敬战疫青春
让我们一同了解
视频建议WiFi网络下观看
王琳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检验系主任、再生医学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方向:再生医学及创伤修复、检验医学
十年前,王琳创立华中地区首个再生医学研究中心,首次发现丝胶的创伤修复价值,开创未来医学新策略,迈入国际前沿。疫情期间,她临危受命,冲锋在前,奋战于风暴中心,核酸检测量居湖北第一,与病毒“零”距离,出色完成支援任务。
王吉光
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
研究领域/方向:计算生物学与医学信息学
王吉光践行科学精神,在计算生物学与医学信息学领域钻研不懈,筑建公共卫生防疫“健康墙”,攻克医学难题,创造生的奇迹。从计算基因组实验室到亚洲人群脑胶质瘤数据联盟,他首次定义海绵状血管瘤的分子分型,成为患者的“吉”祥之“光”,高举生命希望之火。
王守巨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教授
研究领域/方向:肿瘤分子影像学
王守巨打开治疗肿瘤的最佳时间窗,栽种下影像学发展的点点青苗。从“实验室小白”到“影像学领航员”,他历经八年攻关,破乳腺癌诊断难题,成为“守”住万千女性生命健康的“巨”人,也是护娇艳玫瑰魅力绽放的使者。
王祥喜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感染与免疫院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研究领域/方向:病毒结构学/结构疫苗学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王祥喜闻令即动,第一个公布世界首个新冠疫苗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他带领科研团队,参与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研发,疫苗已在国内附条件上市并出口多个国家。
吕奔
中南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湘雅医学院副院长
研究领域/方向:脓毒症与重症凝血病
吕奔是脓毒症的“克星”,他把青春深埋实验室,把患者热切地捧在心头。他从事危重症与血液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一线工作,在脓毒症与重症凝血病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多次被邀请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作主旨或特邀报告,在世界医学山巅再添中国力量。
关伟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助理
研究领域/方向:气道炎症性疾病的诊治
关伟杰提出支气管扩张临床分型新理念,为患者畅通生命绿道。疫情当前,他明确感染早期炎症特征,为抗疫打造科学基点。他发布百余篇SCI,主导多项重大课题。他是医者,更是风华正茂的中国青年。
苏士成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癌研究中心主任、生物治疗中心主任、乳腺肿瘤中心副主任、中山医免疫教研室副主任
研究领域/方向:肿瘤免疫
苏士成是肿瘤免疫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完成国际首个乳腺癌硅胶重建加局部免疫治疗临床试验,为患者保美丽更保健康。他在而立之年博导冠身,不仅传道授业,更努力成为育人的“大先生”。他辗转于手术室到实验室,发现免疫治疗新策略,构建高效的线粒体RNA导入系统,对患者春风化雨,对学生关怀备至,对学术努力求索。
吴南
中国医学科学院脊柱畸形大数据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员、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青年工作部部长
研究领域/方向:骨科学、医学遗传学、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吴南首次揭示CS最重要的遗传致病因素,提出了首个CS的分子分型,在国内开设首个骨骼畸形遗传门诊。一个又一个“首次”,是他励志攀登医疗科研高峰的“功勋章”,也是他仁术医德的铮铮铁证。
林浩添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副院长)
研究领域/方向:眼科学、医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
林浩添深耕眼科近二十载,构建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白内障诊疗云平台,在广州开启全球首个眼科人工智能机器人门诊,牵头完成全球首个人工智能多中心临床试验。他是眼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双料”博导,发布100余篇SCI,拥有30余项专利著作权,用“AI”诊疗为先天性白内障患者点亮灯塔。
韩大力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研究员
研究领域/方向:生物信息学、RNA修饰调控机制和干预治疗
韩大力聚焦新型DNA修饰和RNA修饰的表观前沿调控机制,结合基因组学技术、化学生物学工具和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前沿交叉研究,开发肿瘤免疫治疗诊断新策略。以“尽快将成果用于疫情防治”为首要原则,短时间内完成数千万次模拟计算,毫无保留发布AI辅助药物成果。
...大家都在看...
✦周知 | 广东省首家“中毒门诊”开张,可提供24小时毒物咨询和专家会诊服务
✦看病必需 | “广东医院最强科室推荐·2021”正式发布!涵盖广东省542个专科→
来源:南山呼吸 央视新闻 中国青年报 羊城晚报 南方+ 广州新闻发布
编辑:洁妹 责编:邹向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致敬▼